很难想象公司的最高领导人能和媒体保持多么平等的关系。 在汽车行业,公司的高层一般避开媒体记者,必须抬头才能看到。 但是,在亚星奔驰中,这种隔阂消除了。 载有十几名媒体记者的奔驰巴士进入工厂时,穿着笔套的亚星奔驰总裁李晓等了很久,看到记者们来了,他温柔地向他们打招呼,自愿导游,带领他们到生产现场,让记者们吃惊。

【车讯】化解十年恩怨 亚星奔驰能否涅槃重生?

与士兵们的近距离接触,使记者们对亚星奔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 如果是两年前,这个媒体的欢迎仪式可能会掺杂德国的礼仪,严肃而呆板。 社长很难得到技术说明的机会,也不会和公司高层一起吃午饭。 记者们没有见到德国人,但他们一般觉得,这原来已经死了的公司开始充满活力。

1997年,亚星与戴克合资,根据当年的数据,亚星每年生产5134辆巴士,销售5118辆巴士,销售收入7.8亿元,实现利税4231万元,集团第一经济技术指标已经连续四年在全国同领域位居第一 但是合资后,亚星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,今年也只销售了1000台以上。

那一年,亚星和戴克签订的协议中规定,双方高级管理层轮流执政,第一届由德方担任理事长,中方担任总经理,第二届交替。 这个看起来公平的协议其实有很大的不公平之处,除了最高管理层,控制亚星奔驰几个重要部门的常务副总裁都是德国人,特别是在市场销售上,德国人固执己见,不能认识中国汽车业的竞争状况,太贵了 “在产品定价方面,中方和德国方面的区别相当大,所以我们想便宜一点销售,但德国人不理解。 因为奔驰的产品在海外一直走高价路线”,李晓说。

【车讯】化解十年恩怨 亚星奔驰能否涅槃重生?

销售业绩的理想激怒了德国人,但由于前两种奔驰巴士销售不好,德国人一直不想推出新产品,在后退。 今年6月,戴克退出了亚星奔驰的管理层,只负责技术支持和管理监督,高层职务都由中国人担任,技术出身的常务副总李晓晋升为社长。 李晓告诉记者,以前市场不畅,中方和德国互相抱怨,其实双方都有责任,但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。 现在公司都由中国人管理,外方提供技术支持,权利责任确定,责任也加重了。

【车讯】化解十年恩怨 亚星奔驰能否涅槃重生?

李晓表示,亚星奔驰常年生病,但如果不对症治疗,疾病混乱进入医生,这种病可能会越来越严重。 即使想重整旗鼓,心也无力。 在与奔驰多年的熟悉中,双方都认识到了问题点。 亚星合资前有市场支持,产品匹配,企业品牌大,为什么合资后下跌? 李晓后来悟出了一个道理,认为一个公司的经营成功首先取决于三点。 一是对市场有正确的认识,二是有能力开发适合销售的产品,三是需要确定的战术。

【车讯】化解十年恩怨 亚星奔驰能否涅槃重生?

“其实,前两点我们有。 与奔驰合资后,我们重视市场分析,知道建立市场部,结合同行竞争对手的优缺点制定车型战术。 在深入的研究开发方面,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财力,把技术人员送到奔驰的子企业学习,学到了一些核心技术。 ”。 李晓说,公司战术确定后,内部积累将逐一发挥,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走上轨道。

在10月16日召开的亚星奔驰商务大会上,以李晓为首的新管理团队正式发表了“展翼计划”,为完成内部维修,在亚星奔驰上设置了新的“动力系统”,旨在开始新的市场攻势,超越昔日的辉煌 与此相对应,亚星奔驰一举向市场投入了12种客车新产品,产品涵盖了客运、旅游、公共汽车等客车的主流市场。 李晓表示,亚星奔驰希望通过与主流客户群的多层次、双赢合作,迅速恢复市场。 经过5年左右的拼命冲击,回归公共汽车制造商第一集团。

【车讯】化解十年恩怨 亚星奔驰能否涅槃重生?

12种新产品同一天发售确实令人吃惊,但事实上,亚星奔驰拥有7000辆整车和1.2万辆底盘的生产能力。 长期以来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,但其研究开发事业没有停止。 12种新产品中,只有一种是奔驰巴士,采用奔驰底盘和发动机,其他11种都是亚星自主开发产品。 在与奔驰合资近十年的过程中,亚星一直默默地学习技艺,在市场上需要的时候,不依赖奔驰产品,就能实现轻松的利益。 基于自身的积累和磨练,以及偷师学艺的成功,亚星有能力再次进入市场的第一步。

【车讯】化解十年恩怨 亚星奔驰能否涅槃重生?

目前,亚星已经掌握了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,一点车型在某种技术标准上比原来的奔驰引进车更严格,但由于自己研发团队创造力的不足,亚星依然将戴克最好的新研发成果应用到中国市场,亚星巴士 戴克希望亚星在短期内给出更好的市场反馈,亚星也希望借助戴克的力量实现自主开发的梦想。 “我希望我的工作人员在谈论亚星客车时,不是到处打广告,说使用了奔驰技术,而是骄傲地认为这是我们自主开发的产品。 ”李晓说。

标题:【车讯】化解十年恩怨 亚星奔驰能否涅槃重生?

地址:http://www.nllxx.com/nbqczx/16432.html